崇明縣博物館是崇明島一處重要的人文旅游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位于崇明學宮內,占地面積23.21畝。
崇明學宮始建于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續建于明天啟二年(1622年),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學宮內現有東西牌坊、欞門、泮池、登云橋、東西官廳、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忠義孝悌祠、大居殿、東西兩廡、尊經閣、崇圣祠等明清建筑群,氣勢恢宏,規模壯觀,徜徉其間,令人流連忘返。目前,古建筑明倫堂、儀門等修復完畢。
崇明縣博物館內現有“崇明島史與古船”、“崇明民俗”兩個基本陳列,其主題鮮明,脈絡清晰,內容翔實,展品豐富。布置在學宮大成殿及東西兩廡內的“崇明島史與古船”陳列,由序廳和六個單元的內容組成。陳列運用了文物、模型、雕塑、沙盤、布景箱、圖片和先進的視聽手段、通俗簡明的文字說明,真實地反映了崇明島的形成及其政治、經濟、交通、水利、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和建設成就。其中,展出的兩艘唐、宋古船,是目前上海地區獨一無二的珍貴文物,堪稱鎮館之寶;我國四大船系之一的崇明沙船,更以其獨特的功能蜚聲海內外。布置的尊經閣和崇圣祠內的“崇明民俗”陳列,則通過集鎮、民間家庭居室、農耕、紡織等生動逼真的場景,再現了崇明人民的辛勤勞動和淳樸生活,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切感受。其中,既有19世紀末、20世紀初崇明老街商業景致的生動展示,又有崇明典型的傳統民宅“四廳頭宅溝”及其室內家居布置的逼真再現;另外,耕織部分還向人們展出了近30件功能各異的常用生產工具。
此外,崇明縣博物館內還有“黃丕謨藝術館”等固定展覽。崇明縣博物館熱忱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參觀。
[pic]